《第九所》档案:首颗返回式卫星
1975年11月29日,中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尖兵一号”完成了在轨运行3天,绕地球47圈的预定任务后,再次出发从太空冲进地球的大气层,在约定的时间内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尖兵一号”卫星回收现场。图片来源:科普中国)
“尖兵一号”的成功回收,使我国成为第一个首次发射返回式卫星就在本国国土上成功回收的国家,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开创了中国航天遥感事业的先河。
继“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升空后,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又一重大成功。然而你不知道的是,研制“尖兵一号”卫星的过程其实充满了艰辛……
返回式遥感卫星的主要用途为国土资源普查,这就要求卫星需要拥有“好视力”,才能“看清”公路、码头等目标。如果不能把遥感相机制作出来,卫星就没有办法从太空拍摄、获得重要的对地观测资料。
但当时我国的航天科研事业才刚刚起步,在研制遥感相机这个领域上,科研人员一无设计基础、二无图纸资料借鉴,只能从零开始研制。
对于共和国的科技拓荒者们而言,“白手起家”似乎早已成了家常便饭。这点,正如在《第九所》中,各位研究员坐着绿皮大卡车来到荒凉的戈壁滩上,对抗着恶劣的荒漠气候,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搭建起自己的科研基地,研发“两弹一星”一样。
(《第九所》研究人员刚到达基地)
(初具规模的基地)
没有石材煤炭就自己建工厂去生产,粮食短缺就自己去放牧打渔,在资源紧缺的条件下,《第九所》的科研拓荒者从未退缩。
他们在这片荒漠上自力更生,从难以突破第一宇宙速度的一级火箭到翱翔宇宙的三级火箭,科研人员们攀越了一个又一个的科研高峰,创下了“两弹一星”的伟大事业。
一穷二白的困境也同样摆在了“尖兵一号”卫星科研人员面前,他们通过反复分析试验、大胆尝试新技术,突破了棱镜扫描全景相机和星相机研制的多个技术堡垒,终于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代胶片型航天光学遥感相机。
1974年11月5日,这一天,研制了三年的中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终于要进行首次发射。但在发射当天,火箭起飞后姿态失去稳定,偏离预定轨道,在升空后20秒发生了爆炸。
面对实验的失败,科研人员在痛心的同时,迅速开展了回收检查工作。他们在天寒地冻中把沙漠翻了一尺多深,拿筛子把炸碎的火箭卫星残骸筛出来。最终他们找到了卫星发射失败的原因,事故源于火箭中一根铜丝的断裂。
在克服种种困难后,1975年11月26日,科研人员终于准确地把我国自主研发的返回式遥感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让它飞向浩瀚太空。
(“尖兵一号”成功发射瞬间。图片来源:人民网)
从“尖兵一号”的成功发射中不难发现,科学的道路上有许多艰难险阻,但只要我们有恒心、有毅力,持之以恒地苦战,就能最终冲破难关。
在《第九所》的电子实验室里面,研究员也能看到“两弹一星”的科研拓荒者们在黑板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演算步骤,不断地观察着实验结果、仔细地记录下每一次数据,为下一次航天试验做好准备。
每一次火箭的成功发射背后,是科研拓荒者千万次精密推算的结果,而丝毫的疏忽都有可能导致火箭发射的失败。在《第九所》的航天试验中,研究员们将切身感受到每一次飞行任务的完成都是来之不易的。
(《第九所》中火箭试飞失败)
在《第九所》中,每一次的航天试验结束后都会生成一份试验飞行报告,报告的实验结果也有给出修正建议。邱小姐希望研究员们也能像科研拓荒者一样,不断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找寻原因,攻下技术难关,完成最终任务。
(火箭试验飞行报告)
1975年11月29日11时许,“尖兵一号”卫星返回舱携带着遥感试验资料,按预定的计划返回到地面,走完了上天、入轨、遥感、返回的全过程。
此后,我国的返回式卫星不断发射升空。由发射返回式卫星掌握的天地往返技术,也为后来的载人航天工程、月球探测工程提供了更多可能。
科研拓荒者在前期一步一脚印积累下的经验将使他们在航天探索的路上走得更远!所以邱小姐提醒各位研究员,大家在航天联络站进行火箭试飞实验时,可以多作尝试,积累经验,为之后的“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科研工作做准备。
(尚未公开的科研征程)
在那段艰苦奋斗的峥嵘岁月,研制人员进深山、入戈壁,在缺少相关科研经验的情况下,仍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关,无论是“两弹一星”成功研发,还是“尖兵一号”从无到有的蜕变,都是中国科研工作者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伟大壮举。
他们所表现出的“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精神,直到今天也在继续激励大家砥砺前进。
今天邱小姐带大家一起回顾了这段艰难的航天岁月,各位研究员对祖国的航天事业是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呢?还有更多内容在《第九所》中等待大家挖掘。欢迎各位研究员前往公测预约,获取一手测试资讯!
关于第九所:
《第九所》以我国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的重大科技项目奋斗历史为背景,以城建式沙盒建造为游戏模式,讲述爱国奉献、艰苦奋斗的感人故事,让我国科技先驱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精神再次得以展现。谨以本作品致敬所有「共和国科技拓荒者」。
《第九所》以我国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的重大科技项目奋斗历史为背景,以城建式沙盒建造为游戏模式,讲述爱国奉献、艰苦奋斗的感人故事,让我国科技先驱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精神再次得以展现。[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