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雀》为国产格斗游戏带来了什么?
格斗游戏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所有游戏类型中重要的一环。从当年游戏厅里的街霸、拳皇,到主机市场的铁拳,亦或近日在朋友圈疯传的手机格斗游戏《红雀》的视频。一个国人从未涉足过的游戏类型,正在手游平台中尝试着寻找突破。
格斗游戏其实是一个肢体游戏。前后绕半圈加按键的这种街机的操作方式,在手机上实在是一种反人类的玩法。《红雀》的设计思路应该是按照手游的玩法再现FTG的游戏效果,这种创新实际上是对环境的一种妥协与自适应,是游戏的“进化”。
玩家在手机上玩游戏已经养成了一种习惯,无非三种方式:全民枪战的前后操作、剑无生的划屏操作、消灭星星的点按操作。《红雀》这款格斗游戏比较可取之处在于,采用了虚拟摇杆+虚拟按键的操作模式,但放弃了“前后绕半圈+A”的撮招设计,“进化”为更加简单而又符合手机用户习惯的“前后单方向+基础攻击”的操作方式。
这种“进化”值得认可的是,操作简单易上手,系统判定清楚、严谨,即可使出不同的招式,又有扎实的打击感。玩家要完成的“任务”已经变得看似简单,就是组合使用这些招式,打出连续多少次的漂亮连击。
玩过街机格斗游戏的玩家都知道,打出连击其实并不容易。玩过拳皇的人都记得,特瑞那招人恨的无限连击看似简单,但想用出来可不容易,不投下去几百个币是根本抓不住那个点的。但这正是FTG游戏最吸引格斗迷的原因之一,对开发者而言这是对技术的挑战。
国产格斗游戏要迈过的第二问题就出来了,人物的设定与打击判定,决定了游戏的可玩性。CAPCOM的街头霸王开辟了先河,SNK的拳皇将其发扬光大,但这些都是日本游戏厂商开发的,国人在此方面无经验可参考,想做出来难度很大。
《红雀》团队的勇气值得敬佩,并且确实做的不错,值得后来者借鉴。在公开的资料显示,使用Unity引擎开发的《红雀》是3D版的,通过锁定Fov镜头的方式,把场景限制在一个平面范围内,实现游戏场景平面化,解决人物控制问题的同时,保留了人物与战斗背景的3D效果。
尽管实现了3D空间平面化,由于Unity存在“宽”度的设定,玩家从平面视角看到的攻击已经击中对方,实际上并没有击中对方,给玩家造成的视错觉也非常影响游戏体验,研发团队用了47天的时间解决一个看似是BUG的游戏问题。尽管没有公开最终的技术说明,但国人团队在新技术上的积累精神,比较可贵。
从互联网上现有的红雀相关专区可以得知,这款红雀是单机版。但从游戏截中的level1字样和那些图标可以看出,这款单机版应该是网游版的一部分,且网游版是一定有数值养成和道具收集的。《红雀》将冗杂的格斗系统精简至只剩下经典的战斗环节,但是从整体来看,格斗游戏该有的系统都在,这也就是所谓的去其糟粕,只留下最原汁原味的格斗!
《红雀2》是由国人制作的首款原创FTG(格斗对战)游戏,更符合移动端的操作体验。 人物角色、游戏场景、战斗动作均采用3D设计,游戏音效更是媲美日美经典街机红雀2大作,完美还原街机战斗感受,严谨的打击效果,丰富的故事背景,精美的人物制作。 *游戏特色** 原汁原味的FTG:1V1格斗,找回80后街机游戏厅的快乐回忆 超酷的战斗特效:必杀技的狂暴、银枪子弹的爆料、连击的暴走….[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