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神》中郭得友梦境里屡屡出现的这位是谁?
由工夫影业与爱奇艺联合制作的系列剧《河神》目前正在爱奇艺火热更新中。老小河神一手“点烟辩冤”的独门绝技更是惹人惊叹。
在已播出剧情中,无论是在“丁会长被杀案”中,还是在“薛小姐案”及后来的“钱公子案”等等中,小河神郭得友都能靠着“点烟辩冤”绝技,进入梦境中,通过梦境里看到的蛛丝马迹为探案找寻线索。
而在这些梦境中有一个“人”频频出场,似乎是关键的角色,但是却又让观众们不得要领。这便是下图这位。
他究竟是谁?又为何屡屡出现呢?这就不得不从天津本埠的民俗“拴娃娃”说起了。
关于“拴娃娃”习俗,在网剧原著小说《河神》中,作者天下霸唱是这样描述的:“如果两口子结婚之后很长时间没孩子,可以到天后宫妈祖庙里许愿求子。天后娘娘的神坛上有很多泥塑娃娃,全开过光,相貌各不相同,有的伶俐活泼,有的憨态可掬。求子的夫妻交够了香火钱,相中哪个泥娃娃,便拿红绳拴上带回家,把这泥胎当作自己的孩子来养。往后两口子有了孩子,家中这泥娃娃就是老大,生下的孩子是老二,故将泥娃娃称为娃娃大哥。”
在《河神》剧中,小神婆顾影唤郭得友“郭二哥”的原因便是如此——郭家大哥是那个泥娃娃。
而在习俗里,随着弟弟的成长,年年都要将“娃娃大哥”送到天后宫附近的娃娃铺去“洗”。所谓“洗娃娃”就是花钱从娃娃铺里换个新的“娃娃大哥”回来。天长日久年年洗,娃娃大哥长大成人,身穿长袍马褂,蓄起胡须变成大伯子,逢年过节全家供奉。他们“甚至得给娃娃大哥娶媳妇,再娶个女子形态的泥娃娃回家凑成双。因为家里的孩子行二,如果大哥没娶,二弟却提前成亲,显得不合规矩。”
久而久之娃娃大哥甚至被“洗”成老太爷———享受着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一直到弟弟终老,娃娃大哥才被家人厚葬升天。据说在那些老年头里,天津卫四世同堂的家庭里甚至不乏百岁高龄的“娃娃大哥”。
有传说这种习俗最早起源于唐代“化生”的习俗:唐薛能《三体诗语》引《唐岁时纪事》:“七夕,俗以蜡作婴儿形,浮水中以为戏,为妇人宜子之祥,谓之‘化生’。本出西域,谓之‘摩喉罗’。”说的就是农历七月初七夜晚把蜡制的人偶放在盛有清水的器皿中,谓之“化生”,以期来年能求子成功,诞下麟儿。
也有说法认为:这种习俗源起于明代中叶崇信道教的热潮,特别是王母娘娘、泰山娘娘(碧霞元君)、金花娘娘、天后娘娘等一系列女神宫观的兴筑和拓建,其形象塑造和事迹神通均从世俗生活中来,遂有“送子”、“保生”等法力附会其身,拴娃娃的习俗就是从这类传说中产生并流传开来的。
无论哪一种来源,在后来的习俗里,“娃娃大哥”都会作为有灵性的家庭成员享受着香火,一直陪着“弟弟妹妹”们长大。甚至在关键的时刻保护“弟弟妹妹”们的平安。这或许便是为何郭得友的娃娃大哥屡屡在他闻烟进入幻境时屡屡出现陪伴的原因的吧?
而在《河神》系列剧同名手游中,也有着一种神奇的道具——复活泥娃娃。当你的角色在战斗中死亡后使用它可以原地满血复活!而且没有使用等级限制。简直居家旅行出门打怪刷boss必备佳品啊有木有!
民国初年,老河神以绝世神兵镇压邪教魔古道。二十年后,邪魔妄图卷土重来,河神门徒们应老河神之命,重集12神兵,勇敢的肩负起拯救百姓,消灭邪教的重任,一路闯关杀怪、组队战斗,开启了一段热血寻剑之旅![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