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甲前线》一代名枪勃朗宁 曾是志愿军手中利器

作者:来源:三省网发布时间:2021-03-04 02:18

二战名枪M1918型勃朗宁自动步枪,又被称为BAR自动步枪(Browning Automatic Rifle的首字母缩写)。

一战的堑壕战中,美国人认识到他们的步兵在行进间缺乏火力支援,步兵班有时候要拿着其他盟国的轻机枪前进,美军要求研制一款能够在行进间进行自动射击的武器。1917年著名枪械设计师约翰·摩西·勃朗宁研发的可半自动或全自动射击的自动步枪被军方选中,随后军方给这种自动步枪定型为M1918型。

虽然BAR是一种自动步枪,但是该枪在战斗中常常被当作轻机枪来用。该枪出现时一战即将结束,所以其大放异彩的时候是在二战和后来的朝鲜战争。M1918型自动步枪,属于班组支援武器。该枪采用导气式工作原理,枪管膛口安装圆柱形消焰器机匣用一整块钢加工而成,拉机柄位于机匣左侧,使用的20发弹匣从下方安装,使用直立式表尺。

该枪构造简单,分解结合方便。虽然原来设计是作为单兵自动步枪,可由单兵携行行进间射击,进行突击作战,压制敌方火力,为己方提供火力支援。但是由于它的重量并不方便携行,并且发射大威力步枪弹的后坐力使全自动射击时难于控制精度。

M1918型自动步枪最早出现时,旧中国并没有能够购买该枪,主要原因是1919年至1929年美国为了缓解旧中国国内军阀内战的局面而进行的经济和军事制裁。不过上世纪30年代著名的枪械企业比利时FN公司从美国引进了BAR的技术,生产出了比利时FN BAR自动步枪。比利时生产的BAR在枪管高温处加了散热片,并增加了小握把,口径改为7.92毫米。

旧中国从该公司进口了很多FN BAR自动步枪,这一批武器中有一部分被人民军队缴获,并在朝鲜战争中使用。在1942年美国向旧中国军队交付M1918型自动步枪前,曾经有一批通过中间商进入旧中国的M1918型自动步枪。

1942年美国根据租借法案向旧中国驻印军提供了第一批M1918A1型自动步枪,此后该枪大量出口给旧中国,在国民党军队美械和半美械部队中充当班用轻机枪使用。 解放战争中,解放军缴获了该型自动步枪,很多是二战后期的M1918A2型。

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早期入朝的志愿军部队中,使用美械的39、40军装备该型自动步枪最多,均为M1918A2型自动步枪,后入朝的9兵团也有很多该型自动步枪。

进入阵地战阶段,一些部队仍然是苏式和美式武器混编,很多部队将苏制转盘机枪和M1918自动步枪混编作战。图为志愿军在使用BAR自动步枪。

该枪对于志愿军战士们来说,重量是硬伤,不过同期的轻机枪重量都比该枪沉,并且20发弹匣的火力和捷克式、勃然轻机枪类似,BAR被当做轻机枪用也是理所应当的。图为志愿军在使用BAR自动步枪

图文来源于网络,侵删

装甲前线

《装甲前线 》是一款现代战争风格的3D载具射击类手机游戏。 玩家在《装甲前线》的世界中,可以获取并升级改造包括主战坦克、步兵战车、突击炮、火箭车等各具特色的载具与其他玩家进行对战。 以赛季为核心目标周期,多种战斗模式,多类型场景和战术玩法等您探索和挑战。未来还将不断增加新的载具种类/属性和更多游戏模式供您体验。[详情]